1. <nobr id="6gs3q"></nobr>
          描摹如畫江山 共奏時代交響——全國十一家優秀樂團在滬展演
          發表時間:2022-11-22來源:光明日報

            11月19日晚,由上海交響樂團帶來的交響音詩《千里江山》在滬上演。作品以北宋畫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為創作藍本,以交響樂的方式展現中國繪畫藝術之美。作曲家趙麟創作的六個樂章,呈現出一幅穿越時空,富有中華民族人文哲思的音樂畫卷。

            隨著交響音詩《千里江山》奏響,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承辦的“時代交響——全國優秀樂團邀請展演”拉開序幕。為期1個月的展演中,來自全國的11家樂團將上演22場精彩紛呈的音樂會,包括40余部優秀原創作品,集中展示我國交響樂、民族管弦樂發展取得的成就,展現全國文藝工作者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新面貌、新作為。

            縱橫千載,用音樂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不唯《千里江山》,此次展演帶來的多部作品取材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扎根沃土,用音樂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水袖,靈巧多變,形態優美,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的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不同的水袖動作,可表達喜怒哀樂等不同感情。從這一獨特的表演形式中得到靈感,周天創作大提琴協奏曲《水袖》,盡顯中國古典式浪漫。

            廣州交響樂團將上演樂團成立65周年委約創作的《都會》。這部作品是作曲家周天因唐代詩人黃滔的《廣州試越臺懷古》有感而發,用交響音樂語言描繪一個繁華與市井并存、古舊與現代交織的千年都會。杭州愛樂樂團將在《西子水韻》音樂會中上演由葉小綱作曲,以我國歷代詩人創作的關于杭州的著名詩篇為內容的《七闕西湖》。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將由彭家鵬執棒,帶來《風雅頌之交響》經典作品音樂會和民族交響套曲《江河湖海頌》音樂會。上海民族樂團多媒體音樂現場《梔子花開了》則將呈現音樂、繪畫、多媒體等多領域的跨界融合,展現民族音樂的青春氣息和時尚質感。

            扎根沃土,探求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

            繼承與創新親密對話,傳統與現代碰撞火花,是此次展演作品的一大特點。

            中央民族樂團打造的原創民樂音樂會《中國節》,以農歷各時間節點為軸,用中國傳統音樂闡釋節日內涵。

            深圳交響樂團將演繹由葉小綱創作的《美麗鄉村》,作曲家從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歷史巨變中獲得感悟,采用了杭嘉湖平原民歌音調,表現新時代中國鄉村的變革和人們的精神面貌。

            貴陽交響樂團將帶來中國原創作品交響音樂會“西部暢想”。由韓蘭魁作曲的第五交響曲《河西走廊》,以綠洲、生態、生命為切入點,著力表現河西走廊在歷史變遷中留下的印跡。古箏協奏曲《如是》以“情”為線,挖掘古箏魅力,探求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致敬大師·彭修文作品”大型民族交響音樂會則將集中呈現《豐收鑼鼓》《秦·兵馬俑》等由彭修文創作、改編的民族管弦樂名曲,向一代民樂大師致敬。呂嘉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繹的《樂是故鄉明》音樂會將于12月6日在申城上演,其中,姚晨創作的《遠渡》將進行世界首演,作曲家用豐富多彩的樂隊聲音,溝通、呼應遠古文字和符號的藝術世界。

            英雄不朽,感受信仰的深沉力量

            英雄,是文藝創作的永恒母題。11月27日,上海民族樂團將帶來原創民族音樂史詩《英雄》,作品以神話故事為母本,用民族音樂詮釋盤古開天、伶倫制律、倉頡造字、大禹治水和后羿射日五個神話傳說,讓人們深刻感受流淌于民族血脈中的英雄精神。

            緊隨其后,11月29日,廣州交響樂團將在常任指揮景煥執棒下,獻演作曲家李海鷹的委約作品《中國1921》,展現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和歷久彌堅的百年初心。

            信仰的磅礴力量,貫穿展演始終。中國交響樂團“龍聲華韻”交響音樂會,將呈現獻給抗疫無名英雄的《生命的歌》、致敬建黨百年的《破曉日出》以及贊美浦東改革創新發展歷程的《浦東交響》選段《遇見》等曲目。深圳交響樂團將演繹張千一作曲的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作品以交響樂隊為演奏主體,融入民族音樂元素和經典歌曲旋律,謳歌偉大祖國。

            主辦方介紹,十年來,廣大音樂工作者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努力推動音樂創作從“高原”向“高峰”邁進,取得了豐碩成果。參演的11家樂團分別為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深圳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中國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等7家交響樂團和上海民族樂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等4家民族管弦樂團。(記者 顏維琦)

          責任編輯:林 鳳清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18禁黄网站禁片无遮挡图片
              1. <nobr id="6gs3q"></no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