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obr id="6gs3q"></nobr>
        2. 未標題-1.jpg
        3. QQ截圖20180615171652.jpg
        4. 未標題-1.jpg
        5. QQ截圖20180615171756.jpg
        6. QQ截圖20180615171851.jpg
        7. 94c69122e3a322d1e3d918.jpg
            • 元日
            • 已酉新正
            • 拜年
            • 除夜
            • 鳳城新年辭
            • 都門元日
            • 田家元日
            • 春節看花市
            •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
              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
              世情嫌簡不嫌虛。
            •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 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 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 挑燈夜未央。

            •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 (元)薩都剌     
              元日都門瑞氣新,層層冠蓋羽林軍。
              云邊鵠立千官曉,天上龍飛萬國春。
              宮殿日高騰紫靄,簫韶風細入青旻。
              太平天子恩如海,亦遣椒觴到小臣。
            •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 元夕影永冰燈
            • 生查子 元夕
            • 詩曰
            • 京都元夕
            • 汴京元夕
            • 折桂令 元宵
            • 十五夜觀燈
            • 上元夜
            •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 金梁橋外月如霜。

            • (元)失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
              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 清明掃墓
            • 海棠花祭
            • 寒食上冢
            • 蘇堤清明即事
            • 清明夜
            • 閭門即事
            • 郊行即事
            • 清明
            •   豐子愷

                清明例行掃墓。掃墓照理是悲哀的事。所以古人說:“鴉啼雀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庇终f:“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比欢谖矣讜r,清明掃墓是一件無上的樂事。人們借佛游春,我們是“借墓游春”。

                清明三天,我們每天都去上墳。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楊莊墳”。楊莊墳離鎮五六里路,水路不通,必須步行。老幼都不去,我七八歲就參加。茂生大伯挑了一擔祭品走在前面,大家跟他走,一路上采桃花,偷新蠶豆,不亦樂乎。

                到了墳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農家去,借一只桌子和兩只條凳來,于是陳設祭品,依次跪拜。拜過之后,自由玩耍。有的吃甜麥塌餅,有的吃粽子,有的拔蠶豆梗來作笛子。蠶豆梗是方形的,在上面摘幾個洞,作為笛孔。然后再摘一段豌豆梗來,裝在這笛的一端,笛便做成。指按笛孔,口吹豌豆梗,發音竟也悠揚可聽??上н@種笛壽命不長。拿回家里,第二天就枯干,吹不響了。

                祭掃完畢,茂生大伯去還桌子凳子,照例送兩個甜麥塌餅和一串粽子,作為酬謝。然后諸人一同在夕陽中回去。楊莊墳上只有一株大松樹,臨著一個池塘。父親說這叫做“美人照鏡”?,F在,幾十年不去,不知美人是否還在照鏡。閉上眼睛,情景宛在目前。

                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墳”。這就是去上同族公共的祖墳。墳共有五六處,須用兩只船,整整上一天。同族共有五家,輪流作主。白天上墳,晚上吃上墳酒。這筆費用由祭田開銷。祖宗們心計長,恐怕子孫不肖,上不起墳,叫他們變成餓鬼。因此特置幾畝祭田,租給農民。輪到誰家主持上墳,由誰家收租。雇船辦酒之外,費用總有余裕。因此大家高興作主。而小孩子尤其高興,因為可以整天在鄉下游玩,在草地上吃午飯。

                船里燒出來的飯萊,滋味特別好。因為,據老人們說,家里有灶君菩薩,把飯菜的好滋味先嘗了去;而船里沒有灶君菩薩,所以船里燒出來的飯菜滋味特別好。

                孩子們還有一件樂事,是搶雞蛋吃。每到一個墳上,除對祖宗的一桌祭品以外,必定還有一只小匾,內設小魚、小肉、雞蛋,酒和香燭,是請土地爺爺吃的,叫做拜墳墓土地。孩子們中,誰先向墳墓土地叩頭,誰先搶得雞蛋。我難得搶到,覺得這雞蛋的確比平常的好吃。

                第三天上“私房墳”。我家的私房墳,又稱為旗桿墳。去上的就是我們一家人,父母和我們姐弟數人。吃了早中飯,雇一只客船,慢吞吞地蕩去。水路五六里,不久就到。

                祭掃期間,附近三竺庵里的和尚來問訊,送我們些春筍。我們也到這庵里去玩,看見竹林很大,身入其中,不見天日。我們終年住在那市井塵囂中的低小狹窄的百年老屋里,一朝來到鄉村田野,感覺異常新鮮,心情特別快適,好似遨游五湖四海。因此我們把清明掃墓當作無上的樂事。

                ——節選自《清明掃墓》

            • 《海棠花祭》(節選)

              鄧穎超

                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椿ǖ闹魅艘呀涀吡?,走了十二年了,離開了我們,他不再回來了。

                你不是喜愛海棠花嗎?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就愛上了這個院落,選定這個院落,到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你住了整整二十六年,我比你住得還長,到現在已經是三十八年了。

                海棠花現在依舊開得鮮艷,開得漂亮,招人喜愛。它結的果實味美,又甜又酸,開白花的結紅海棠,開紅花的結黃海棠,果實累累,掛滿枝頭,真像花果山。秋后在海棠成熟的時候,大家就把它摘下來吃,有的把它做成果子醬,吃起來非??煽?。你在的時候,海棠花開,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幾分鐘散步觀賞;夜間你工作勞累了,有時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樹前,總是抬著頭看了又看,從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休息,然后又去繼續工作。你散步的時候,有時約我一起,有時和你身邊工作的同志們一起。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我們在并肩欣賞我們共同喜愛的海棠花,但不是昨天,而是在十二年以前。十二年已經過去了,這十二年本來是短暫的,但是,偶爾我感到是漫長漫長的。

                海棠花開的時候,叫人那么喜愛,但是花落的時候,它又是靜悄悄的,花瓣落滿地。有人說,落花比開花更好看。龔自珍在《己亥雜詩》里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蹦阆矚g海棠花,我也喜歡海棠花。你在參加日內瓦會議的時候,我們家里的海棠花正在盛開,因為你不能看到那年盛開著的美好的花朵,我就特意地剪了一枝,把它壓在書本里頭,經過鴻雁帶到日內瓦給你。我想你在那樣繁忙的工作中間,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使你有些回味和得以休息,這樣也是一種享受。

                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開放的時候,常常有愛花的人來看花。在花下樹前,大家一邊賞花,一邊緬懷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們中間。你離開了這個院落,離開它們,離開我們,你不會再來。你到哪里去了???我認為你一定隨著春天溫暖的風,又踏著嚴寒冬天的雪,你經過春風的吹送和踏雪的足跡,已經深入到祖國的高山、平原,也飄進了黃河、長江,經過黃河、長江的運移,你進入了無邊無際的海洋。你,不僅是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國家的人民服務,而且你為全人類的進步事業,為世界的和平,一直在那里跟人民并肩戰斗。

            •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擅夥??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 (宋)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 (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 競渡詩
            • 乙卯重五詩
            • 端午即事
            • 五月五日
            • 已酉端午
            • 五絲
            • 端午
            • 端午日
            •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喊,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  ?。ㄋ危?nbsp;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

              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

              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

              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

              三湘隔遼海。

            •   北宋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 (明)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  ?。ㄌ疲┪男?nbsp;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唐) 殷堯潘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 秋夕
            • 辛未七夕
            • 和長孫秘監七夕
            • 古詩十九首之一
            • 七夕夜女歌
            • 七夕宴懸圃二首
            • 七夕見與諸孫題乞巧文
            • 七夕賦詠成篇
            •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 (唐)任希古

              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露泫低珠佩,云移薦錦衣。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

              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

            •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 (晉) 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斗牛。

            • (唐)權德輿

              外孫爭乞巧,內子共題文。

              隱映花奩對,參差綺席分。

              鵲橋臨片月,河鼓掩輕云。

              羨此嬰兒輩,吹呼徹曙聞。

            • (唐)沈叔安
              皎皎宵月麗秋光,耿耿天津橫復長。
              停梭且復留殘緯,拂鏡及早更新妝。
              彩鳳齊駕初成輦,雕鵲填河已作梁。
              雖喜得同今夜枕,還愁重空明日床。

            • 秋閨思二首
            • 靜夜思
            • 秋宵月下有懷
            • 十五夜望月
            • 中秋待月
            • 十五夜望月
            • 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唐)張仲素
              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螀淚濕衣。
              夢里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靜無云,斷續鴻聲到曉聞。
              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

            •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 (唐)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 (宋)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 (宋)姜夔
              巷陌風光縱賞時?;\紗未出馬先嘶。白頭居士無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隨。
              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游人緩緩歸。

            •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 新菊
            • 悲秋
            • 九日
            • 九月十日即事
            • 醉花蔭
            • 蜀中九日
            • 九日齊山登高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 陸游

              已過重陽十日期,菊叢初破兩三枝。

              自憐短鬢蕭蕭白,不似黃花驛里時。

            • 陸游

              蕭蕭衰鬢點新霜,人靜房櫳易斷腸。

              等是閉門愁里過,任教風雨壞重陽。

            •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18禁黄网站禁片无遮挡图片
                1. <nobr id="6gs3q"></no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