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黃龍灘村村民圍繞村規民約修訂事宜展開熱烈討論,這是該村第三次修訂村規民約“紅十條”。
一城文明風,滿城皆新景。近年來,十堰市運用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等多種方式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培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文明力量。
“小村規”撬動“大治理”
走進竹山縣竹坪鄉興茶村黨群服務中心,村里制定的《村規民約》十分醒目,從村務公開到環境衛生整治,從宅基地管理到公共財產保護,從婚喪嫁娶到鄰里糾紛調解等,都有明確規定?!按蠹以谝粋€村上就如同親人,只有家家和睦、戶戶和諧,村上才能和諧,才能奔向美好生活?!贝迕駨堥_慈說。
住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在茅箭區東城經濟開發區陳羅村,村民將集體討論的環境衛生保護辦法納入《村規民約》,成立村級衛生志愿服務隊,開展庭院環境整治,實行“戶評比、總評分”制度。
鄖陽區各村量身定制《村規民約》,明確和規范村民在環境衛生、民俗民風、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職責和行為。通過采用三字經、四字詞語、順口溜、快板書等形式,讓《村規民約》更接地氣,讓群眾聽得懂、能領會。
建立《村規民約》是管好辦好村內事務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十堰市各地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建議,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常態化開展學習宣傳活動,不斷提升村民文明素養,讓村民真正成為新風的制定者、執行者、評議者和受益者。
一個好的《村規民約》,就如同一張名片。如今,《村規民約》已經走進了十堰市廣大群眾的心里,成為群眾行為的“指南”?!洞逡幟窦s》,“約”出了新風尚,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小組織”發揮大作用
“現在大操大辦的少了,人情負擔減輕了?!闭f起人情新風,房縣五臺鄉紅場村村民頗有感觸。
過去,人情支出占紅場村村民收入的30%以上,成為小康路上的“絆腳石”。該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紅白事怎么辦,都有了標準,省錢省事省心。
丹江口市六里坪鎮財神廟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收入水平節節攀升。與此同時,村內人情攀比之風開始盛行,村民把誰家的酒席辦得排場,誰收的禮金多作為顯示家庭實力的標準。
村“兩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經過多次征求意見、調查研究,財神廟村紅白理事會應運而生。該村探索出了“一集中”“五不準”“三相互”文明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新路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理念得到了村民們認可。
徜徉在鄖西縣關防鄉沙溝村集市上,道路兩旁路燈桿上的“好媳婦”“好婆婆”等公示牌引人注目。該村定期開展道德評議活動,引導村民“以德治家、以學興家、文明立家、忠厚傳家、綠色美家”,累計評選出先進典型30余名、示范戶20余戶。
十堰市以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為抓手,充分發揮群眾自治能力,推選了一大批協調能力強、有威望、有影響力、熱心群眾工作的老黨員、老干部、鄉賢、道德模范和志愿者任理事長和理事。2022年,全市召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3500余次,監督引導文明操辦婚喪嫁娶事宜1930余次,4個案例入選湖北省農村“一約四會”典型案例。
“小陣地”書寫“大文章”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們的信念……”日前,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白浪街道中觀社區志愿者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開展“弘揚家國情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詩詞朗誦活動。
武當山特區太極湖辦事處龍王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因地制宜設置了紅色驛站、三方議事廳等,為村民進行黨的理論政策宣講,舉辦農業、民宿產業培訓,解決鄰里矛盾糾紛。
茅箭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四級服務陣地,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大力開展鄉風文明建設行動,培育了“俏大姐”文明勸導、“婚姻家庭調解糾紛”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務隊。
“群眾需求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比幸呀ǔ?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31個實踐所、1942個實踐站、3761個實踐點,實現全域覆蓋。
把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納入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開展文明單位結對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等活動,推動優質服務資源下沉鄉村,成立志愿服務組織5730個,注冊志愿者76.8萬名,累計服務時長569萬小時。全市已創成20個全國、89個省級、348個市級文明村鎮。竹山縣“十星創建”、竹溪“家規家訓進萬家”、房縣“人情新風”等一批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如今,移風易俗理念深入人心,攀比心、得失心淡了,扶貧助困、幫扶助學的人多了,一批批榜樣模范不斷涌現,社會不斷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供稿:湖北省文明辦 湖北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