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obr id="6gs3q"></nobr>
          添好為群眾服務的一把“椅子”
          發表時間:2023-02-27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笆冀K堅持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以貫之的立場。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在想問題、作決策、干工作時給群眾留一把“椅子”,始終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共創社會高品質生活。

            讓群眾真正說得上話,防止政策制定脫離群眾。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軍號角,這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工作中,我們要深入基層一線調查研究,要堅持面對面的群眾工作方式,多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針對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傾聽不同聲音,提高工作的精準性,不可寄希望于一把鑰匙開萬把鎖。群眾不僅是在機關單位里,也不僅是在基層黨員干部中,更多是在背街小巷里、鄉村田野中、工廠車間內,因此我們制定政策征求意見時,不單要聽取“兩代表一委員”的建議,還要留一把“椅子”給那些勞動一線的群眾,虛心聽取他們的所思所盼。在人民面前,我們要做小學生,自覺以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找到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有效路徑,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防止工作落實脫離群眾。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要把人民群眾是否真正得到實惠作為工作落實的重要判斷標準,讓人民群眾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我們要堅定不移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從“過日子思維”轉向“發展思維”,從“投入思維”轉向“產出思維”,把資源要素優先用到“打糧食”項目上。一方面,推進共同富裕人人都有責,要給群眾留一把“椅子”,共同把“蛋糕”做大做好。緊緊依靠群眾推動發展,充分發揮群眾的主人翁精神和主體作用,引導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到實體經濟和鄉村振興兩大重點工作中來,讓群眾持續穩定就業創業,不斷鼓起錢袋子、過上好日子。另一方面,實現共同富裕人人都有份,要給群眾留一把“椅子”,共同把“蛋糕”切好分好。進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讓群眾充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使老百姓的獲得感更有成色、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如期實現共同富裕。

            讓群眾語言真正展示力量,防止政策宣傳脫離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在各類會議、各種場合講話中經常使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比如用“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來詮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用“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著才知道”來闡述一個國家發展道路的選擇,用“缺鈣”“軟骨病”來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這些語言都是群眾語言,非常接地氣,沒有高高在上,沒有“官話”連篇,真正說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去。在制定文件、撰寫文章時,要給群眾留一把“椅子”,盡可能用深入淺出、樸實簡練的文字,讓群眾愿意看、看得懂。不能夸夸其談、洋洋灑灑一大堆,成績功勞一項都不舍得落下,而實際問題卻避而不談,看似術語規范、措辭準確,細細琢磨卻空洞無物。在宣傳政策、做群眾思想工作時,要給群眾留一把“椅子”,多說大白話、大實話,用人民文字連接人民,用群眾語言做群眾工作,讓群眾樂意聽、聽得進。我們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走出“舒適圈”,少點“官氣”、多接“地氣”,主動到田間地頭走一走,到群眾家中坐一坐,同老百姓坐在一條板凳上,察民情、順民心、辦民事。(馬正勇 廣東省梅州市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王 鈺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18禁黄网站禁片无遮挡图片
              1. <nobr id="6gs3q"></nobr>